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点击数:340 | 发布时间:2024-12-29 | 来源:www.grzzer.com

    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大家平凡无奇的学生年代,相信大伙肯定都接触过要点吧!要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1.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篇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种类:

    置换反应

    2CuO+C=2Cu+CO2SiO2+2C=Si+2CO

    2Mg+CO2=2MgO+C2Al+Fe2O3=2Fe+Al2O3

    2Na+2H2O=2NaOH+H2↑2Al+6H+=2Al3++3H2↑

    2Br-+Cl2=Br2+2Cl–Fe+Cu2+=Fe2++Cu

    化合反应

    2CO+O2=2CO23Mg+N2=Mg3N2

    2SO2+O2=2SO32FeCl2+Cl2=2FeCl3

    分解反应

    4HNO3=4NO2↑+O2↑+2H2O2HClO=2HCl+O2↑

    2KClO3=2KCl+3O2↑

    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MnO2+4HCl=MnCl2+Cl2↑+2H2O

    Cu+4HNO3=Cu2+2NO2↑+2H2O

    3Cu+8HNO3=3Cu2+2NO↑+4H2O

    Cu+2H2SO4=CuSO4+SO2↑+2H2O

    2.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篇二


    1、电解的原理

    电解的定义:

    在直流电用途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3.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篇三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由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如H—H、Cl—Cl键;有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如H-F,C=O等。

    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所有些双原子单质都是非极性分子如H2、Cl2、N2等,所有些双原子化合物都是极性分子,如HF、HCl等。多原子分子,若分子结构是中心对称的,则是非极性分子;不然如H2O、NH3等就是极性分子。以下为容易见到的多原子非极性分子:CO2、CS2、BeCl2,BF3、BCl3、SO3,CH4、CCl4

    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经验规律: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主族序数,则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不然为极性分子。

    4.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篇四


    化学反应的方向

    1、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放热反应多数能自发进行,即ΔH<0的反应大多能自发进行。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如NH4HCO3与CH3COOH的反应。有些吸热反应室温下不能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如CaCO3高温下分解生成CaO、CO2。

    2、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定义,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反应的熵变ΔS为反应产物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产生气体的反应为熵增加反应,熵增加有益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3、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一同影响

    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

    ΔH-TΔS=0反应达到平衡状况。

    ΔH-TΔS>0反应不可以自发进行。

    在温度、压强肯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一直向ΔH-TΔS<0的方向进行,直至平衡状态。

    5.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篇五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缘由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经历,减少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升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特征: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水平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具备选择性。

    催化剂不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可以改变平衡实际转化的比例。

    6.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篇六


    1.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

    如果是纯净的液态样品,则可向所取试样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若样品为水溶液,则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2悬浊液,加热煮沸,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若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则会有反应:—CHO+Br2+H2O→—COOH+2HBr而使溴水褪色。

    2.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用途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察看现象,作出判断。

    3.怎么样检验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样,向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入几滴FeCl3溶液,若溶液呈紫色,则说明有苯酚。

    若向样品中直接滴入FeCl3溶液,则因为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能进入水溶液中与Fe3+进行离子反应;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饱和溴水,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则一方面可能因为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其次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4.怎么样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饱和Fe2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检验水)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7.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篇七


    1、组成元素、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类型取决于R基.

    2、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类型20多种.

    3、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肽键的书写方法.

    有几个氨基酸就叫几肽.

    肽键的数目=失去的水=氨基酸数目-肽链条数

    环状多肽肽键数=氨基酸数=失去的水

    分之水平的相对计算: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18

    4、蛋白质类型多样性是什么原因:

    氨基酸的类型、数目、排序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酸DNA,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每条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RNA是由碱基,磷酸,核糖组成,DNA是由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

    8.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篇八


    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硬度小、熔沸点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3Cu2=2Al3+3Cu

    注意:铝制餐具不可以用来长期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叫做铝热反应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借助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9.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篇九


    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怎么样检验乙醇中是不是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怎么样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

    3、化学性质。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10.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篇十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反应热的定义:当化学反应在肯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2、化学反应的焓变。

    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H。

    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如:H2+O2=H2O;ΔH=-285、8kJ·mol-1。

    3、反应焓变的计算。

    依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计算反应焓变Δ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ΔH=[cΔfHmθ+dΔfHmθ]-[aΔfHmθ+bΔfHmθ]。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